2011年 畢祿羊頭縱走
記錄:林淵正
七月中旬因為去溪釣在溪邊滑了一下,雖沒摔倒,卻把左膝內側韌帶拉傷,8月的奇萊東稜也不敢去了,到現在2個多月了還沒好,因此從南二馬博連走(7月1至10日)之後,就都沒動,實在很「癢」,「畢祿羊頭」算是小縱走,2天2夜,應該頂得住。
9月16日1900從龍潭山岳會分乘2部休旅車出發,一行8人於2330抵大禹嶺隧道口邊的820林道柵欄前紮營。
第一天9月17日 星期六 晴
0530 起床,早餐,拔營,2575m,9℃。
0625 出發。
0840 林道8k工寮。
0900 林道8.5k瀑布水源,先午餐,吃飽喝足,每人帶上至少5公升的水。
1000 續行。
瀑布水源是個林道上的陷落地形,落差約2層樓高,兩端有架繩,好走,從瀑布一上來往前走就有一個平坦營地,3頂6人帳沒問題,再往前走個2分鐘又有一條山溝活水源,水質也很好,之後就離開林道一路陡上。
1100 2900m林蔭小空地,午休。
1200 續行。
1300 垂直岩壁,約5m高,有很多繩索可拉,踩點還不錯,通過不難。
1415 終於上到稜線上的三叉路口,月3350m,左往畢祿,右往羊頭,先往羊頭山方向走幾步把重裝放下,準備徒手攻頂畢祿山。
從林道口到垂直岩壁之間,一路幾乎都在樹蔭下行走,視野還不錯,過了岩壁之後,就一路曝曬,而且路更陡,又日正當中,一行8人都沒人吭聲,差點被曬死在路上。
1423 畢祿山三角點,3371m,晴空萬里,視野超好,往羊頭山方向望去,經過的山頭就是鋸齒連峰,還好,沒什麼好怕的,跟干卓萬的卓社大山18連峰相比,只是小菜一牒而已。
1500 背起重裝續行,走鋸齒連峰到鋸山東峰前營地紮營。
1635 鋸山,3275m,無三角點,樹上釘了一塊小牌子寫「鋸山」。
1720 鋸山東峰前營地,紮營,約2980m,無水源,遮風避雨效果良好,針葉林下高箭竹叢中的小空地,不怎麼平整,只能搭個2頂6人帳吧!
第二天9月18日 星期日 晴
0530 起床,早餐,拔營,8℃。
0630 出發。
0700 過東峰後的林間空地營地,可容3頂6人帳,較平整,但遮風避雨效果較差。
0810 三叉路口,下重裝,吃飽喝足徒手攻頂羊頭山。
0905 羊頭山三角點,晴空萬里,烈日低掛,不想被曬成人乾,拍完照即回頭。
1015 從三叉路口下山。
1240 抵羊頭山登山口,接駁車已在那兒等我們了。
畢祿、羊頭,這二座百岳,有人採個別單攻的方式,優點是不用背重裝及帶水在山上過夜;有人採輕裝方式早出晚歸,優點是同樣免背重裝及帶水在山上過夜,但時間長較耗體力;比較建議像我們這樣走,可以慢慢晃,看個爽、拍個夠,路上的林相、視野景觀真的很美,而且路況良好、路徑清楚,沿路都有指標及路條指引,很值得一遊;如果是體能實在不是很好,或是時間多比較貪玩,那就第一天先到8.5k瀑布水源紮營,第2天上稜線攻完畢祿山之後,走鋸齒連峰過東峰後再紮營,第三天再攻羊頭,然後很散漫地混下山,這會是一個輕鬆又逍遙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