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628  北大武之行

記錄:林淵正

0 11月25 星期四 晴天

1900  一行29人(含領隊1人、嚮導5人)從龍岳出發,一部中巴、一部得利卡,全程免揹公糧、睡袋,算是「三天三夜的北大武輕鬆(腐敗)行」。

2300  抵達萬巒鄉萬金社區的天主教堂「萬金聖母院」住宿。

 

1 11月26 星期五 晴天

0500  起床。

0630  早餐。

0700  出發。

0945  全員起登,從木梯上第一高繞點,海拔1165m16℃,離泰武活動中心路口的牌樓約7k。林道坍塌、毀損嚴重,中巴禁止進入,有高底盤的車輛較佳,一般小轎車會「痛」。

1015  第二高繞點,1360m。從第一高繞點上來後,會再切入林道,前行一小段緩坡之後再上切進入樹林。

10301045  1440m,林間小空地,休息。有一名隊員體能狀況不佳,我偕另一名嚮導留下陪他慢慢走。

11401220  舊登山口,1540m12℃,午餐。

1255  0.5k(從舊登山口起算)崩塌點,1590m

1620  3.6k處的稜頂小平台,2010m。從0.5k過後,該名體力不佳隊員就一路兩隻小腿不斷地抽筋,走走停停,我們兩人不停地侍候他,遞水、給點心、補充鹽巴、抹擦勞滅、按摩小腿肌肉、鋪床讓他躺下休息小睡、分攤背包重量。

1638  3.8k處觀景台,看夕陽的好地方,手機打得通(山屋不通),2110m11℃。

1650  4.2k,終於到今晚住宿處-檜谷山莊,2085m,路樁4k處是山莊與登頂的叉路口,左下往山莊,直行上攀往北大武。

檜谷山莊,這個山屋的位置真是好,四周林木掩蔭,擋風避雨遮陽效果非常好,旁邊有四季不涸的山澗水源,屋旁還有木板搭建的露營地,廁所24小時均有活水沖洗,竟然還有洗澡間呢!屋內有兩列通舖鋪有軟墊,可供五、六十人睡,走道寬敞,必要的時候,走道還可塞個一、二十人,鋪位上頭有架子供置放背包,外邊還有迴廊供炊煮及泡茶聊天的桌椅,還有,轟動岳界的傳奇人物、成功登上七頂峰的布農勇士伍玉龍也在山莊,今晚的山莊是個熱鬧喜慶的山寨。

 

2 11月27 星期六 晴天

0400  起床。

0430  早餐。

0500  出發,抽筋隊友及其妻未隨行。

0600  5k2380m

0630  5.4k神木,2440m8℃。

0707  6k2570m6℃。

0725  2640m,最後水源,山壁流出的水瀑,有人擺了桶罐集水,取水方便。

0745  6.5k2690m

0840  上到稜線,2840m

09161000  大武祠,8k處,2980m9℃,距三角點還有1k。大武祠有上、下相連的兩個平台,上平台視野較好,下平台較避風遮陽。

1020  8.5k2960m

1040  9k,北大武山三角點,3092m,天氣很好,但空氣的透明度不高,能見度不佳,先到的幾個人,拍個登頂照,混了一會就下山了,些許遺憾,這座山我會再來的。

11401310  回到大武祠,午餐,大休息,等後隊隊員抵達。

1500  A隊9員回到山莊,C隊回到山莊時天都快黑了。

今晚的山莊更多人,山屋都快擠不下了,據其他岳友說,這還算小意思呢!往年這個時候的週休假,連營位都滿了,因為天氣漸冷,北部的人都跑下來玩,現在因為林道坍塌,要多花2小時多來踢那兩個高繞路段,「嚇退、嚇阻」了一批山友來參一腳。

 

3 11月28 星期日 晴天

0430  起床。

0500  早餐。

0535  全員出發,A隊9員當前峰。

0817  A隊下到第一高繞點,抵達林道,1165m,繼續走,得利卡留給C隊隊員搭。

0935  A隊抵達「大武山之門」牌樓,770m,整整走了四小時沒休息,C隊全員到期時已快下午1點了。

14001445  萬巒豬腳午餐。

19302015  後龍慶功宴。

2100  龍岳,回到溫暖的家。

 

給個說法:

一、北大武,只有3092m,百岳排名第92,卻是百岳中的南岳,台灣最南端的一座百岳,俯視三大海域,傲視南部群峰;山雖不算高,但起登點低(從1165m爬升到3092m,爬升超過1900m),未可小覷也,就算是請了挑伕免揹公糧睡袋,仍應做行前準備,勤練腳力、揹負力。

二、隊伍大了,什麼樣的人都有,時間進度的掌控,隊員及嚮導群的分組搭配,突發狀況的應變處置,都考驗著領隊的能力,這次所有人員都平安下山,安全到家,雖有2員未能登頂,仍算是一次成功的演出。

三、這座山,它日還要乘願再來,不住山莊,帶帳蓬,從最後水源處揹水上去,在大武祠露營,看日落,第二天一早登三角點看日出,然後收獲滿滿地踏著輕鬆的腳步下山回家……講得我自己都快忍不住立刻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