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龍潭山岳協會

首頁 | 關於 | 登山資源 | 行程記錄 |  



狂犬病QA 積極防疫、理性面對狂犬病

資料來源: 臺大獸醫專業學院葉力森兼任教授特別整理了狂犬病的Q&A

 

Q:狂犬病是從狗傳染的嗎?

A不止!這類病毒不僅感染狗,事實上所有的溫血動物都會被感染,在許多國家,人類被貓、蝙蝠,甚至野生動物咬傷所造成的感染數量,甚至還超過被狗咬傷的感染。

 

Q:人被染病動物咬到,就一定會發病死亡嗎?

A是的,相較於其他動物,其實人對於狂犬病的抵抗力還比較好:在不治療的情況下,被染病的動物咬傷,也只有不到40%的人會發病,只不過但發病,死亡率就接近100%。相對的,如果能被咬後及早開始治療,幾乎都沒有事情

 

Q:狂犬病如何在動物之間傳遞?

A:在病毒進入腦部及唾液腺時,動物會失去正常生活及運動的能力,並有狂暴傾向,最主要藉由咬傷或抓傷(舔爪子使爪子帶有病毒)其他動物而傳染。因為動物的群居習性,狂犬病但發病,會在一段時間內殺光幾乎所有同種動物的群體,然後藉由咬到不同種的動物,或在少數並未死亡的保毒動物體內,繼續傳播開來,所以它但進入野生動物族群,是最棘手的。

 

Q:現在台灣的情嚴峻嗎?

A:因為染病鼬獾的時間橫跨已超過一年,並出現在不同的地區,代表病毒在島內鼬獾族群中已廣犯散佈,所以情勢非常嚴重。

 

Q:那狀況還會更糟嗎

A:當出現鼬獾以外的病例,情況就更嚴重,因為代表有更多的動物帶有病毒。但是糟的狀況是開始出現狗貓病例的時候

 

Q:狗貓的病例真的會出現嗎?

A:很不幸的,機會很大。台灣有一種特殊狀況,就是除了野生動物及寵物之外(們沒事不會有機會碰在一起而造成傳染),還有數量不少的街狗街貓,及被人惡意遺棄在野外的流浪狗貓,但這些動物受到感染,傳播給人類的機會就大增了。

 

Q:對於寵物該怎麼辦?

A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遺棄家中的寵物貓狗,這只會讓情況更惡化。應該儘快帶們注射狂犬病疫苗(完全不出門的幾乎完全沒風險,但還是以注射較佳,至少鄰居比較安心)。根據家畜傳染病防治條例以及動物保護法,為寵物登記並接種狂犬病疫苗本來就是飼主的責任。另外依照動物保護法,狗出門,都應有主人伴同,這樣被感染疾病或走失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

 

Q:對於流浪的狗貓又該怎麼辦?

A

1.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光靠捕捉及撲殺流浪狗貓從來都無法達成防疫的目的真正要減少流浪動物的產生,還是要靠嚴格並持久的寵物管理,包括登記、絕育及植入晶片才做得到。

2.對於目前暴露在危險前線的流浪動物,有人餵養的應請餵養人協助儘快注射疫苗並戴上可靠的標示,無人照顧的狗貓以及野生動物則應該優先考慮大規模投以疫苗劑,以增加免疫防堵率。對於疑似有神經症狀的,就應通知當地動物防疫單位,以儘快移除、檢疫,或安樂死後加以檢查。

3.如果投以疫苗餌劑不可行,在情嚴重的地區,只好局部採用捕捉、留置檢疫,甚至補殺的方式,但因此所需的專業人力、物力、留置空間,以及藥品等問題,需要完善準備,衍生的社會成本,也要列入專業考量:如果有一天需要大量撲殺狗貓,無疑是台灣當局長時間忽視防疫、對於寵物管理怠惰不作為所造成的最大悲劇,農委會難辭其咎!

 

Q:看到不尋常的野生動物,或被野生動物咬傷怎麼辦?

A這段時間請千萬不要與野生動物作任何互動!事實上,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的精神,民眾本來就不應豢養或食用野生動物。如果見到野生動物屍體,或野生動物在不該出現的地方亂晃、行為奇怪,應通知當地動物防疫單位。萬一不幸被野生動物咬傷,而動物疑似有神經症狀,應即請防疫單位捕捉後安樂死並送驗,無論結果如何,被咬者最好在第一時間開始狂犬病的免疫治療程序。如果動物沒有症狀,應由防疫單位協助捕捉並隔離檢疫至少十天以確認無病如有任何疑慮,被咬者都可先行進行免疫治療。

 

Q:被不明或他人養的狗貓咬傷怎麼辦?

A:如果動物出現疑似神經症狀,應儘量在不接觸動物的情況下不要讓動物跑掉,並立即通報動物防疫單位對動物作檢驗。同時向醫療院所尋求是否開始接受免疫治療。如果動物並無生病跡象,仍應隔離檢疫(可詢問動物防疫單位或獸醫院)至少十至十四天,以確保安全。被似健康犬貓咬到,或觀察期間,是否須要立即接種免疫球蛋白及疫苗,視動物的行為、當地是否有狂犬病、或咬人時的情況而定。)

 

Q:被咬傷後的免疫治療程序為何?

A:依照世界衛生組織於2004 年的狂犬病專家諮詢委員會第1 次技術報告及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對可能染有狂犬病毒傷口處理之建議,以下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發病:

1.立即清潔及沖洗傷口:立即及澈底地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傷口15 分鐘,然後以優碘或70%酒精進行消毒

2.被患有狂犬病之動物抓咬傷後,儘快地將人類免疫球蛋白(HRIG)浸潤注射於傷口,以中和病毒,並於另一不同部位,接種疫苗,引發其自動免疫力。

3.人類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應與疫苗同時施打,最遲不要超過首劑疫苗施打後7 天,只可單劑使用,使用劑量20 IU/kg可能地以浸潤注射傷口為主,剩餘之免疫球蛋白注射部位應盡量遠離疫苗施打處。若兒童多處抓咬傷,可以無菌鹽水23 稀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其體積足夠應用多處傷口。(此為被動免疫)

4.如果可能的話,避免縫合傷口,但當傷口縫合是無法避免時,應在免疫球蛋白浸潤注射傷口數小時後再進行縫合,這將可使抗體在縫合前能夠在組織內充份擴散,其它的治療,例如抗生素、破傷風疫苗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施予,應如同其他抓咬傷口的處理一樣。

5.主動免疫:疫苗最好於三角部位以肌肉注射方式接種五劑;第一劑可能在被患有狂犬病之動物抓咬傷後即注射(與單量的免疫球蛋白同時接種,但必須在不同之部位注射),其餘則在第一劑注射後第3714 28 天施行。

 

Q:被自己養的狗貓咬傷怎麼辦?

A:如果你是個負責任的主人,狗貓沒有放出外面亂跑,即使還沒有打預防針,風險還是很小,只需一般性找醫生處理傷口就好。但還是要好好觀察動物的健康狀況,並且帶儘快打預防針。

 

Q:每個人都要打狂犬病疫苗嗎?

A:不要以為人類打狂犬病疫苗很輕鬆,它的基礎接種需要連打三劑,其實還滿痛的,有些人還會發生一些副作用。其實雖然台灣已被宣佈為疫區,但只有會密集接觸野生動物的人員才需要優先施打基於台灣環境的特殊性,流浪狗貓受感染的機會不小,建議政府現在就應開始為獸醫師、動物防疫人員、捕犬人員、動物收容所、消防隊、愛心媽媽等族群開始施打。


頁首 ↑